背景:
平时家里玩具主要分三块区域,一块放着果果最喜欢最常玩的玩具刀玩具枪等以及一些没有包装的玩具,一块区域放着盒装的积木、拼装玩具等,最后一块区域放着的是偶尔会玩的玩具。
案例:
今天姨奶奶家的小哥哥来家里做客,果果非常开心,将垫子铺好放在地上,拿出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哥哥一起玩,一起组装工程车。奶奶烧好饭要吃饭了,果果想到了要将玩具送回家,于是着手开始整理,今天拿出的玩具不多只有两样,整理起来很方便。
果果先开始整理工程车组装玩具,将散落的零件一一收进盒中;收好后,先将大刀送回沙发旁边的盒子,顺手将之前玩了放在沙发上的玩具枪一起送回了家中;然后再回来继续工程车的收纳整理,将盒子的盖子盖上后,放到了玩具原先的位子上。
分析:
1、虽然果果现在能基本做到将玩具送回原来的区域位置,但是做的还是不够细致,就像这次将大刀和玩具枪送回去,虽然送回了放置区域,但是没有插在盒子中,这可能和玩具角的放置有关,虽然我们进行了玩具分区域放置,但是区域设置比较粗糙,就像玩具刀和玩具枪的放置,玩具太多但盒子却有点小,放起来可能不是很方便,之后我会将盒子换成玩具收纳箱,这样果果拿玩具放玩具应该能做的更好。
2、像工程车那个拼装玩具,虽然能整理好放回原位,但是在整理中,没有想到要将组装玩过的玩具拆开,平时像雪花片这种小点的组装玩具,果果能想到拆开,但盒子大了只要盒子能盖上了,就不会想到要拆到最初的一片一片状态。这一点可能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多进行督促。
启示:
之后将玩具角重新划分升级,升级后,我会和果果一起来一次玩具大整理,让他自己按照不玩了,偶尔玩的,经常玩的进行玩具分类,然后按照区域将三大类玩具按照种类、大小等进行再分类,盒子上贴好相应的标签。让果果亲自体验进去,能让他首先知道自己拥有的玩具种类及数量而不会一直重复要购买一样的玩具;之前的区域划分是我们做好的,果果只是按照我们的要求整理,而这次让他自己动手参与也能加深印象,让他对整理分类有实质性的体验,整理中也能让他对大小、颜色等更深入了解,一边学习一遍整理,激发他整理玩具的兴趣,增加整理的主动性。